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林业科学研究院)
科研推广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科研推广» 科研平台

国家林业局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3-04-2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2013年10月批准,2014年5月原国家林业局挂牌成立。“工程中心”设有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委员,下设红枣生产工程、产后加工、技术产品中试和技术创新等部们。“工程中心”固定研究人员24人、客座流动人员8人,共计32人;联合企业、基地9个。“工程中心”有专业实验室4个,公共实验室2个,依托大荔冬枣、清涧红枣和新疆红枣试验示范站等永久试验基地。

工程中心研究的对象是枣属植物,立足我国资源优势,以种质起源收集、利用和新品种创制、良种繁育、优质高效栽培、综合加工利用等技术为突破口,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构建红枣产业化技术体系,通过集成示范,加强产业化科技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区域红枣产业升级,提升我国枣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工程中心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用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打破了行政区划、部门和学科的横向界限,使研究、转化、推广和农民培训体系有机连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破解生产难题,促进产业升级。在新疆示范推广红枣优良品种‘七月鲜’‘蛤蟆枣1号’等8万多亩。创建了鲜食枣设施栽培新模式,42万亩大荔冬枣,成熟供应期5个月以上,三季都有冬枣,年产值超过6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2亿元,枣类全国排名第一,规模化应用引领了我国鲜食枣产业发展,大荔县形成5个冬枣亿元村,全国推广应用70多万亩。多家媒体报道,2016年和2021年《人民日报》“七月鲜让新疆红枣更红火”和“校地合作、持续创新,陕西大荔冬枣变夏枣”。2022年《科技日报》:“把硬科技种进枣园,让冬枣夏季也飘香”;《中国教育报》 “冬枣花结出乡村振兴‘幸福过’”。

先后选育审定新品种11个,获省级科学技术成果一奖1项、二等奖2项,地市级特等奖、一等奖3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名,培训枣农6万多人次。

国际交流方面,依托国际交流中心,2019年承担了杨凌农业示范区为期1周的罗马尼亚鲜食枣产业技术培训,同期举办了“一带一路红枣品鉴会”。2020年12月组织举办了《2020年首届中国枣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工程中心本着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欢迎国内外同行加盟。

中心主任:李新岗

地 址: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联系人:张学武

信 箱:595996031@qq.com

编辑:0     终审:0

CopyRight 2021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地址:陕西省杨凌区邰城路3号    邮编:712100    电话:029-87082230    传真:029-87082216    主管领导:李谱华    管理员:杨士同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