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学术报告» 【庆祝建校90周年】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沙龙

【庆祝建校90周年】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沙龙

发布日期:2024-05-14     

     

会议时间:2024年5月16日星期四,上午 08:30-12:00

会议地点:林学院行政楼515会议室

线上会议号:#腾讯会议:498-564-049


报告主题:

报告1:Forest disturbance thresholds and cumulative hydrological impacts加拿大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报告人:魏晓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报告2:长期生态监测与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大型森林固定样地及其意义。报告人:郝占庆,西北工业大学

报告3: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水文过程及适宜性探讨。报告人:高光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报告4: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太阳辐射的响应机制。报告人:王庆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报告5:陕西秦岭森林水源涵养研究。报告人:李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办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陕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预测与全球变化实验室


参与单位: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 地球与环境科学系

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报告人简介

1.png  魏晓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 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流域生态研究首席科学家,从事流域生态水文、森林生态、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针对大流域(大于1000平方公里),创立了一套新的定量研究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相对影响的方法,建立了流域生态系统研究创新平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水文顶级刊物,同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此外,2009年出版的《流域生态过程和管理》对流域生态概念、方法、理论、管理等进行了全面论述。在森林碳过程、水文过程及它们的耦合方面(森林变化与水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在相关领域的国际主流杂志发表论文数篇,研究结果为研究碳水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耦合及协调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方法。先后主持加拿大国家科学与技术基金等十余项国家级项目。在大流域生态水文、变化环境下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流域生态保护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发表科技文章200余篇,他引总数8400余次。

2.png

  郝占庆,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秦岭生态智能化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秦岭生态经济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主任,陕西省特聘专家,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科技处长、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Diversitas)科学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国家环保部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成员,辽宁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生物多样性》编委。   现任《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广西植物》编委会编委。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21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4年在国内率先以长白山温带森林25 ha大型固定样地为主要平台,系统开展了森林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动态与维持机制的监测和研究,对基于热带森林所发展的物种共存等相关理论给予了验证或完善,相关成果在Journal of Ecology、Ecology、PNAS、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Ecography、Oecologia、Oikos、Nature Communications、Global Change Biology、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等刊物发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出版《长白山植物多样性及其格局》、《长白山温带森林—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杨桦林的物种组成及其分布格局(Changbaishan Forest Dynamic Plots--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eir Spatial Patterns)》专著2部。2019年建立了秦岭皇冠暖温性落叶阔叶林25 ha大型固定样地,出版《秦岭皇冠森林动态样地—树种及其分布格局(Qinling Huangguan Forest Dynamics Plot:Tree Speci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Patterns)》。

3.png  高光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担任陕西延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研究方向是生态水文和景观生态,主要开展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水文-泥沙过程机理与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生态学报》、《水利学报》等刊物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获第七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完成者)和《水利学报》优秀论文奖(第1作者)等。

4.png

  王庆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吉林长白山西坡国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站长,中国科学院“百 人计划 ”,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函评与会评专家、联合国环境署(UNEP)环境影响评估委员会委员、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籍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林冠光谱生物学和森林生态学研究,从光的能量和信号角度,近期重点针对东北森林质量及功能低下等问题,开展森林繁殖更新、树木气候适应性、林冠结构与群落构建、生态系统碳循环等关键过程对太阳辐射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研究。联合国环境署(UNEP)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陆地生态系统”章节首位华人委员,自2020年至今参与撰写国际政府组织报告4份,并贡献了“光降解区域变化规律理论框架”(2020)、“极端气候变化与太阳辐射对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交互效应”(2022)。在Natural Communications、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Ecology等SCI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获得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等称号。担任Forestry Research副主编,Fundamental Research、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编委、《植物生态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委,长白山生物群落与生物多样性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等。

5.png

  李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入选2020年国家青年人才项目,现为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强教授的研究方向为森林生态水文学,主要研究兴趣是气候和森林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机制,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作用等。李强教授先后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ctoria)、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和加拿大新纽伦布瑞克大学(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从事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工作。在国际主流刊物Global Change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和Journal of Hydrology等发表SCI文章40篇,并多次在美国AGU年会、加拿大地理协会等主流国际会议作口头报告。


CopyRight 2021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地址:陕西省杨凌区邰城路3号    邮编:712100    电话:029-87082230    传真:029-87082216    主管领导:李谱华    管理员:杨士同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